Copyright 2017-2024 微學堂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49689號-30
曾幾何時,榮耀還牢牢綁定在華為品牌身上,說它是華為“親兒子”毫不夸張。那個時代的榮耀手機,其實更像是華為在中低端市場上的試驗田,技術共享,供應鏈一致,甚至連品控都拷貝華為的高標準。那時候買榮耀,就像買了個小號的華為,性價比高,品控穩,關鍵還便宜。正是這些基礎,讓我一度成了榮耀的“鐵粉”,不夸張地說,我用過的榮耀手機、耳機、手表、甚至筆記本,至今都還在服役,耐用是真的耐用。
不過話說回來,自從榮耀“獨立出走”后,畫風開始有些跑偏。尤其是在剛獨立的那幾年,發布的幾款新機實在讓人難以直視。印象最深的是,有一次榮耀居然把驍龍778G、天璣800U這種中端甚至偏入門級的芯片,價格敢賣到3000+,那時候的榮耀,簡直成了“高價低配”的代名詞。甚至一度我也放棄關注這個品牌,覺得“榮耀沒有了華為的技術加持,就真的只是一個Logo了”。
然而沒想到,榮耀這兩年竟然逐漸“覺醒”了,尤其是最近的這款榮耀GT,真的有點東西。你很難想象,它居然把旗艦芯片驍龍8Gen3賣到了1486元。要知道,這可是很多品牌三四千元級別才上的芯片啊,結果榮耀直接一腳把價格踢進千元市場,這一波降維打擊,屬實有點“拼了命”的味道。
不得不說,這一招很奏效。原本對榮耀不報希望的用戶,開始重新關注這個品牌,而我也再次燃起了興趣。因為當一款手機價格下探到這個級別,已經不是簡單的“配置堆料”能解釋的了,更是戰略的調整、價值觀的重建。這不僅是價格上的讓步,更是榮耀對市場的一次“道歉”,曾經我們賣貴了,現在我們拿出誠意。
說完價格,再聊聊一個很容易被忽略但實際的主攝傳感器。如今很多千元機雖然宣傳拍照很猛,但點進參數一看,統統是LYT-600。這個傳感器,說實話就“能拍”,但也僅限于此。它的感光面積只有1/1.95英寸,別看數字不小,實際已經是被用爛的小底了,進光量有限,夜拍、逆光場景表現都很一般。
而榮耀GT卻在這方面狠狠整了一波“真材實料”,采用了索尼IMX906。這個傳感器的感光面積達到1/1.56英寸,放在千元機里絕對是越級存在。同樣是50MP,成像質量卻是兩個級別的差距。尤其是在光線復雜或暗光場景下,IMX906的寬容度與純凈度表現真的能讓人眼前一亮。你甚至可以說,榮耀GT的影像系統,已經越級打到了2000+價位段的水準。
當然,如果你是個“用眼過度型選手”,那榮耀GT的屏幕素質恐怕會成為你愛它的最大理由。如今大家一天盯著手機六七小時是家常便飯,護眼真的不是噱頭。榮耀GT所采用的綠洲護眼屏,除了3840Hz高頻PWM調光這種硬核指標,更多是榮耀在屏幕算法、亮度曲線上的細節調教。用久了真的會發現,它比起那些亮瞎眼、頻閃大的屏幕,眼睛疲勞感明顯更低。而這一點,對于我這種深度用機黨來說,是硬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