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新能源的東風,大眾安徽在2024年7月推出了懸掛金標的ID.與眾,并希望其能為大眾在華新能源車市場注入更多活力,但遺憾的是,新車銷量似乎并不給力,不僅未能實現一炮走紅,而且還接連步入以價換量的通道。
2024年11月2024款大眾ID.與眾改款車型上市,在續航縮水整體定價進行了下調,由此前的20.99-24.99萬元,調整至16.99-20.99萬元,但相關銷量卻并沒有太大起色。
來自第三方平臺公布的銷量數據顯示,今年1-3月ID.與眾的銷量分別為829輛、430輛、795輛,這樣的銷量在新能源車大行其道的當下可謂十分低迷。
而為了進一步提振銷量,提升競爭力,大眾安徽在今年4月又推出了ID.UNYX與眾的改款車型并將新車命名為與眾06,新車共推出4款車型,指導價區間為18.99-24.99萬元,限時價14.99-20.99萬元。這意味著新車相比于24年11月份的價格進行了進一步下調。
在筆者看來,這一看似“誠意滿滿”的舉措,實則是合資品牌在新能源賽道上的無奈妥協,其能否為金標大眾帶來預期中的銷量恐怕還不好說。
一方面,就品牌認知度而言,雖然安徽大眾懸掛了“金標”,但其品牌認知度其實相較于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還是存在差距的,消費者對于“金標大眾”的認知模糊會在相當程度上限制其銷量走高。而且從服務網點上說,安徽大眾在終端市場的布局還較為稀少,這就使得新車的下沉布局還有很大提升空間。
另一方面,就產品來說,雖然此次上市的2025款與眾06提供了14.99萬起的起步價,但這是在配置尤其是電池續航縮水的情況下換來的。新增的與眾06入門版車型的CLTC續航里程低至426公里,零百加速也升至了9.3秒,這意味著入門版的2025款與眾06在續航里程和百公里加速上都縮水了,換言之新車雖然降價了但是整體產品力也下降了。
這樣的產品在目前極度內卷的新能源市場其實是沒有太多競爭力的,不要說和比亞迪、吉利銀河、長安深藍、長安啟源以及蔚小理等新勢力相比,即使和廣汽豐田以及東風推出的新能源車相比,都存在差距。
事實上,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,很多合資品牌都正在開竅,比如廣汽豐田推出的鉑智3X定價已低至10.98萬,并且在智能座艙和駕駛輔助方面均有不錯表現。的定價更是低至11.99萬,而其CLTC續航卻在500km以上,從目前披露的鉑智3X的銷量和日產N7的訂單量來看,兩者都有成為爆款的潛質。
個人認為,2025款與眾06要想取得突破,就應在產品與品牌及成本上綜合發力。產品上應不再停留于“德系基因”的口號,需深度融合中國供應鏈,在智能駕駛、車機系統等核心領域實現體驗領先。同時在渠道和成本上應加快優化,渠道上加速三四線城市布局,同時通過規模效應降低制造成本,“以價換量”并非不可,但更應一步到位,精準施策。
寫在最后:
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,金標大眾并非沒有勝算,但是時間卻是緊迫的,唯有盡快推出符合市場需求且具備相當競爭力的新品,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,否則則有可能淪為合資品牌電動化轉型中的一枚棄子。